03 93789479 [email protected]
作者: 墨尔本杏林中医曾医生

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是中医理论中的一句俗语,用来描述四季养生的原则。它的意思是,在春夏季节应该注重养护阳气,而在秋冬季节则应该注重养护阴气。

在中医理论中,阳和阴是相对而言的概念,代表了宇宙万物的两个相互依存的对立面。阳性的特点包括活动、热、扩散、上升等,而阴性的特点则包括静止、寒凉、收敛、下降等。

春夏养阳

春夏季节阳气旺盛,自然界万物生长茂盛,阳气充沛。此时,人们在养生上注重保持身体的阳气,通过适当的锻炼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、多晒太阳等方式来增强体内的阳气,以适应季节的特点和气候的变化。

春夏天气温暖炎热,但为什么春夏要“养阳“?

“春夏养阳” 强调在春夏季节要注重养护阳气。尽管春夏天气温暖炎热,但这个原则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:

  1. 天地阳气旺盛:春夏季节是自然界阳气充足的时候。阳气代表着活动、温暖、向上的特性。在这个时候,大地生机勃勃,万物生长,阳光充足,人体也更容易吸收阳光和自然界的阳气。
  2. 适应季节特征:春夏季节的气候特点是温暖、湿润,阳气相对充足。人体应当与季节相应,适应气候变化。春夏养阳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这种季节性的特征,促进体内阳气的生成和运行。
  3. 防止阳气受损:春夏季节由于天气温暖,人们常倾向于大量食用生冷食物,如冰镇饮料、冰淇淋、生凉水果等。这些食物具有寒凉性质,容易导致阳气受损,特别是对于那些脾胃虚寒、阳气不足的人来说更加重要。如果过多食用生冷食物可能影响阳气的生成和运行,导致脾胃功能受损、消化力下降,引起腹泻、消化不良、乏力、食欲不振等症状。所以“春夏养阳”在此意味着在春夏要注意“顾护阳气”, 特别是脾阳,以避免伤害阳气 – 这是“春夏养阳”的重要含义之一。

“春夏养阳”可以包括适当的阳光暴露、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、太极拳或气功等活动,可以促进血液循环、增强体力,以及避免选择过于寒凉的食物等。这些都有助于顾护和增强体力和阳气,提高抵抗力,促进身体的平衡与健康。

秋冬养阴

秋冬季节阳气衰退,自然界万物凋零休眠,阴气逐渐占优势。这个时候,人们应该注重养护身体的阴气,以保持身体的平衡。这包括注意休息以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、进食甘凉滋润的食物、避免居住空间温度过热、避免过食辛辣干燥食物等方式来滋养阴气,以适应季节的需求。

秋冬季节气候凉爽寒冷,为什么秋冬季节要“养阴”?

秋冬季节的天气虽然凉爽寒冷,但中医强调“秋冬养阴”的理念。此原则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:

  1. 天地阴气旺盛:秋冬季节是自然界阴气相对充盛的时候。“秋收冬藏” – 阴气代表了寒冷、收敛、静止的特性。在这个时候,阳光逐渐减少,天气变得寒冷,大地进入休眠状态,自然界的阴气开始积聚。
  2. 适应季节特征:人体应当与季节相应,适应气候变化。秋冬季节气候寒冷、干燥,阴气相对充盛。秋冬养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这种季节性的特征,保护和滋养体内的阴气。
  3. 预防阴气受损:尽管秋冬季节天气寒冷,但过度暴露在温度过热或过度干燥的居住环境中、过度疲劳、过度干燥等都可能导致阴气受损。另外,冬天人们习惯食用辛辣,而易造成阴气受损。冬天人们倾向于食用辛辣食物,如辣椒、生姜、葱、大蒜等。这些食物具有辛热性质,容易导致阴气受损而产生口干口苦,虚热,盗汗等不适。因此,秋冬养阴也意味着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对阴气的伤害。

所以,在秋冬季节要尽量避免过量食用辛辣食物,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阴虚症状的人来说更为重要。取而代之的是,选择进食甘凉滋润的食物,如梨子,萝卜,黑豆、黑芝麻、核桃、糯米等,有助于滋养阴液、保护阴气。同时注意保持适当的室内温暖、避免居住空间温度过热或过度干燥、补充足够的水分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。 这些“秋冬养阴”的方法,可以有助于保护和滋养阴气,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健康。

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In balance lies harmony; in moderation lies vitality

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

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是根据中医理论中对季节和气候的观察和认识总结而成的。遵循这一原则,可以帮助人们调整饮食、生活习惯和养生方式,以适应季节变化,促进身体阴阳平衡。 以达到“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”的健康状态。